中国古代音乐故事

编辑:止俏

时间:2024-05-05 18:57:38

  这首乐曲产生于晋代。曲调在不同音高上重复弹奏3次,所以称为三弄。乐曲用平稳的音调表现了梅花高洁、安详的端庄静态;用急促的音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,在刺骨的寒风中摇弋的动态,动静结合,以动衬静,以静补动,体现了创作者的精湛技艺。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2

  这首乐曲产生于晋代。曲调在不同音高上重复弹奏3次,所以称为三弄。乐曲用平稳的音调表现了梅花高洁、安详的端庄静态;用急促的音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,在刺骨的寒风中摇弋的动态,动静结合,以动衬静,以静补动,体现了创作者的精湛技艺。

  猜你喜欢:1.中国古代十大名曲2.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3.关于音乐的故事精选4.关于音乐的小故事精选5.关于音乐的故事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3

  产生于古代汉朝和魏晋时期,是一部组曲中的一段。当时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大音乐家叫嵇康的,因反对当时晋朝统治者司马家族的独断专横而惨遭杀害。临刑前,他神态自如,从容不迫地弹奏了这首乐曲。在乐曲中表达了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心中的不平。此曲因此而广为流传。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4

  原名为夕阳箫鼓,产生在清朝光绪年间,演绎的是唐代的巨宏诗篇《春江花月夜》中所描绘的回风、缺月、临月、登山、啸嚷、晚眺共6个段落。乐曲美妙动听,让人浮想联翩,仿佛置身于西下的夕阳,平静的湖面,悠扬的箫声,月上东山,花影层叠,鱼歌唱晚的情景之中。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5

 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《列子汤问》,传说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音。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善哉乎鼓琴,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,而志在流水,钟子期又曰:善哉乎鼓琴,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生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。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6

 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,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,闻名全国。有一年,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,洪水决堤,巨浪冲天,把田园、房屋都冲毁了,百姓纷纷跑命。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,投奔齐国。途中盘缠用尽,唯有卖唱为生。她一路走一路唱,歌声的美妙动人,可谓登峰造极。她人走了,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,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,久久不散。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的成语,就原于此。

中国古代音乐故事7

  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。它描绘的是公元前202年,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决战于垓下的战争场面。汉王刘邦用十面埋伏的战术大败楚王项羽的军队,迫使项羽在乌江岸边自刎,刘邦大胜后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。曲中那惊天动地的金鼓声、弓剑撞击声、人马嘶叫声,仿佛让人身临其境。

相关推荐
中国古代民俗故事

中国古代民俗故事

2024-05-05

据说贴春联的习俗,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。此外根据《玉烛宝典》,《燕京岁时记》等着作记载,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。中国古代民俗故事  中国古代神话中,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,当中有座

中国古代人物故事3篇

中国古代人物故事3篇

2024-08-06

黄布染红了水中国古代人物故事3篇  齐景公对晏子说:“东海之中有一片红水,水中有棵只开花不结果的枣树,这是什么缘故?”  晏子回答说:“从前秦穆公乘龙舟巡视天下的地理分野,曾用一块黄布包了一些蒸熟

古代人传递信息方式的故事

古代人传递信息方式的故事

2024-05-31

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,换马的场所。古代人传递信息方式的故事  西周时期,为了实行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,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,备良马周车,专门负责传递官

幼儿园音乐工作计划合集8篇

幼儿园音乐工作计划合集8篇

2024-03-15

时光飞逝,时间在慢慢推演,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,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,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。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音乐工作计划8篇,

中国服装面料有哪些

中国服装面料有哪些

2024-02-25

中国服装面料有哪些,在服装大世界里,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,日新月异。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,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、造型的表现效果。下面看看中国服装面料有哪些。中国服装面料有哪些  中国

热门文章